交银施罗德魏玉敏:平台赋能下的更优“固收+”解法

Connor o易交易所 2025-10-22 8 0

导读:在体育比赛中有一句话:“进攻赢得比赛,防守赢得冠军(offense wins game, defense wins champions)”。无论是世界杯足球还是NBA篮球,赢得总冠军的球队大多具有强悍的防守。

投资中,先做好防守,再去进攻也同样重要。华尔街的古训是:“在致富之后,要懂得守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财富只有在先努力保值的基础上,才能去思考如何做增值。当银行理财收益率逐步下行的时代到来,大众理财更需要在做好防守(保值)的基础上,去做适当的进攻(增值)。

交银施罗德魏玉敏:平台赋能下的更优“固收+”解法

于是,我们把目光放到了波动相对较低的股债混合“固收+”产品上。根据Wind的数据,2019年之前成立的225只二级债基中,只有30只能实现连续6年的绝对收益,其中就有交银施罗德基金魏玉敏管理的交银安心收益。其中最亮眼的是,魏玉敏在2022年1月“固收+”的“熊市”上任管理交银安心收益,产品连续三年实现了正收益。

在守住绝对收益的同时,魏玉敏的进攻能力也不弱。今年以来当权益资产复苏后,交银安心收益近六个月实现了2.59%的绝对收益,显著高于中证综合债指数同期的0.54%收益。

在实现绝对收益的同时,魏玉敏也给投资者提供了很不错的持有体验。我们以“最大回撤修复天数”作为重要的持有体验指标。交银安心收益2024年以来的最大回撤修复天数为34天,2025年至今最大回撤修复天数为22天,上任以来最大回撤修复天数为73天。这意味着,产品在应对波动后具有较强的净值恢复能力。

我们再以魏玉敏管理时间较长的三只产品为例,近一年来皆实现了4%-5%的收益,而产品的卡玛比率也较为优秀,展现出不俗的性价比和风险收益特征。

数据来源:基金业绩数据经托管行复核,其他数据来自Wind;数据截止:2025年7月31日

Calmar(年化收益回撤比)=区间组合收益率/区间最大回撤。

事实上,过去一年我们看到不少来自交银施罗德的“固收+”产品,都提供了不错的持有体验。这些产品,既能在弱市中做好防守,也能在结构性机会中提供收益。通过和魏玉敏的访谈,我们才知道交银施罗德基金已经形成了主动权益研究全面赋能固收+品类的打法。投研平台的权益研究员,会向固收+产品进行针对性的行业和个股机会推荐,并且对所有股票的变化和机会,做高频度的跟踪提升。

展开全文

在这样的团队协作下,大大提高了固收团队如何把“+”做好的能力。

转债是固收+投资的“灵魂”

一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除了要有好的牛肉和手工面条,那两勺辣子是灵魂。一个好的“固收+”产品,除了要在纯债和股票上做出好的收益,转债资产是“+”的关键。作为一种具有债底和股性的资产,转债提供了特殊的“期权价值”,能够大幅优化组合的风险收益比。

魏玉敏做了十几年的转债研究,从入行的时候就在卖方研究所看转债,之后管理“固收+”基金后,转债自然成为了她增厚收益的重要来源。

在魏玉敏的从业生涯中,类似的周期一次次发生,2014年上半年、2018年底,都出现过几次转债的估值低。之后开启一轮两三年的估值扩张,直到出现“估值泡沫”。每一次底部,市场总是有不同的叙事,但魏玉敏选择相信周期的常识。

同样,在不同阶段,转债内部也会出现明显的结构分化。2014年上半年,市场担心大盘蓝筹股未来不再有投资价值,部分银行的转债出现了很低的估值。到了2018年底,经历了几年的大盘蓝筹行情后,市场又认为小盘股不再有交易量,一大批小盘股转债估值特别便宜。魏玉敏通过把握结构性的低估,力争赚取估值回归带来的收益。

在把握估值的周期波动之外,魏玉敏还有几个同步进行的自下而上转债策略。

第一类是,寻找有一定安全边际保护的低价转债。由于转债具有“债性”,能够较为清楚地计算出安全边际在哪里。魏玉敏比较擅长的“双低策略”,就属于这个范畴。通过低价和低溢价率的打法,找到具有“债性”保护的转债。这一类策略可以通过量化进行初步筛选,提高个券挖掘的效率。

第二类是,高价转债的机会挖掘。从转债的生命周期出发,除了赚取“期权费”之外,也有一些优质公司能持续跑出阿尔法。这就对自下而上的公司研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单靠几个转债研究员是没办法覆盖对几百只转债的深度研究,好在魏玉敏能得到交银施罗德股票研究员的支持。他们会主动提供自下而上的基本面判断,帮助魏玉敏获得更多的研究支持。

“四季分明”的股票策略

魏玉敏把股票按照风格划分为四大类:红利、价值、景气、成长。这四大类风格,恰好能覆盖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

在宏观经济处于“冬天”的类衰退阶段时,红利风格占优。当经济进入“春天”的稳定增长阶段,价值风格占优。等到经济进入“夏天”的过热阶段,景气风格占优。最后经济进入“秋天”的回落阶段,成长风格占优。

魏玉敏的股票组合中,会同时持有四大类风格的股票,根据自上而下的宏观判断对风格占比进行调整,形成一种更全天候的股票组合,确定了策略配比之后,具体策略下的择股则更多是自下而上的研究。

红利策略的关注焦点在于经营和现金流的稳定性,如果边际或者有向好的叙事则更会关注,价值策略的重点在于确定不是价值陷阱,找到真的低估的标的。景气策略需要对中观维度的景气变化保持敏感,成长策略关注新的成长叙事的变化和渗透率的变化。

整体是一种自上而下确定风格,自下而上和研究部一起选股的框架。

用多资产打造绝对收益的目标

没有任何单一资产能穿越“牛熊”,绝对收益目标需要的是多资产投资能力。在不同年份,魏玉敏的绝对收益来源也不尽相同。

在2018年,魏玉敏依靠拉长债券的久期暴露,不仅对冲了股票层面的拖累,还实现了不错的绝对收益。到了2019和2021的结构性行情中,魏玉敏在纯债仓位维持了中等的久期,依靠底部买入的转债实现了收益的增强。

进入2022年的股票弱市周期,魏玉敏提前对股票和转债进行了降仓,一直到2024年三季度的转债估值底部,才开始提升“+”部分的仓位。通过纯债层面的拉长久期和对转债的低位买入,她在2024年实现了不错的绝对收益。

我们把魏玉敏的三大类资产做拆分,会发现他们各自属于独立运作的模式,并不是完全的自上而下做配置,也不是依靠单一的收益贡献。如同前面提到,在转债和股票上,她在不同宏观周期中,都做了不一样的策略划分。对于纯债,魏玉敏不仅能做久期的大波段交易,也能依靠票息策略提供部分收益。

交银的升级解法:做更好的“固收+”

作为资产行业的“外部观察家”,我们看到交银施罗德基金持续在打造提升持有人体验的产品线。早在2021年,我们就访谈过管理规模百亿的交银施罗德FOF团队,他们比较早提出了多资产配置的框架体系。其中,“稳稳的幸福”组合在经历了多轮周期后,成为了标杆性产品。之后从2022年开始,我们也和交银施罗德固收团队的多位基金经理做过沟通,他们分别从纯债、转债、股票等多个资产类别中,为投资者提供一条相对更优的净值曲线。

今年以来,交银施罗德基金更对“固收+”的整体解决方案平台做了一次升级。以用户体验和获得感作为目标,在波动和不确定性中,充分利用公募平台的资源禀赋,把“收益稳+控回撤”两大目标在投资平台和投资流程进行拆解。

对于公司对“固收+”产品的重视,魏玉敏有着深切的感受。她告诉我们,今年组合中的许多股票,都是权益研究团队主动推荐的。她也会把持仓的转债和股票,发给制造、消费、周期、TMT的研究员,一旦这些公司有任何基本面的变化,研究员就会及时和她沟通。

虽然各大基金公司都希望打造全平台的投研模式,但能够真正把权益研究和固收+投资相结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早年权益研究员天然会更多向权益基金推荐机会。而现在,在公司自上而下对于固收+产品的发展共识和明确的风险收益特征要求之下,交银施罗德的权益研究员,对于适合在固收资产上“+”的股票,从研究层面建立了更加全面的沟通和跟踪机制。

当纯债收益率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投资目标时,交银施罗德通过全平台打通的方式,为力争实现稳健的“+”,提供了宝贵的赋能。

在打造“更好的固收+”这件事情上,交银施罗德基金一直做持续的投入。

以下是我们和魏玉敏访谈的部分精华,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朱昂:能否先谈谈在您的从业经历中,是如何一步步建立对“固收+”投资的理解?

魏玉敏 从2021年之后,“固收+”产品规模从一个高峰开始回落,主要是源于权益资产相对较弱的表现。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固收+”产品既要求收益较为稳定,又要控回撤。那么我自己的投资框架,也是围绕客户目标和产品的定位出发。

一个是通过分散化的投资,降低组合波动。包括资产类型的分散、投资策略的分散、超额收益来源的分散。另一个是通过资产配置,力争实现一条相对稳健的净值曲线。

从内心希望通过比较稳健的净值曲线,让持有人拿的住,拥有更好的持有体验。

朱昂:在股票和债券的资产配置层面,您如何通过对冲来降低组合整体的波动率?

魏玉敏 我们在股票和债券的仓位上,基本上不会做太大的调整,但是在转债的仓位上会有明显的调整。几类资产会单独的去看自身的周期,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的阶段也不太一样,股债之间不总是简单的对冲关系。我更多会基于这些资产独立的周期来做。

在降低波动上,不同策略的搭配是一项重要的方式,分散收益来源也是重要的方法。我们观察到转债类资产长期来看夏普比率是好于权益资产的,所以转债资产也是“固收+”产品重要的配置标的。

朱昂:您有较长的转债研究经历,能否谈谈是怎么做转债投资的?

魏玉敏 中国的转债资产拥有更好的期权价值。我们对于转债资产自身的周期比较关注。每一轮涨跌周期大致持续3-4年。2018年转债见底,之后是连续三年的估值扩张。到了2022年开始又进入长达两年半的估值收缩。历史上,转债有几次跌到了很低的位置,能通过YTM和纯债的利差中,看到期权费的高低。比如说去年转债跌到了负利差,相当于不用支付任何期权费就能买到股性层面的资产。

在转债的个券选择上,低价策略具有长期有效性。双低平衡型策略需要更好的把握转债的估值周期,股性转债需要自下而上对个股更好的把握,我们是几个择券策略并行观察运作的。

朱昂:股票层面您是怎么做的?

魏玉敏 我把股票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策略风格:红利、价值、景气、成长。红利策略在全社会回报率下行周期阶段,提供了比较好的回报。所以红利策略是我会长期关注的策略,在选择标的上会更倾向于营收现金流稳定,景气边际向好或者有新增叙事的标的。

价值策略相比红利策略,企业的ROE更高,增速也更快。在宏观环境比较稳定的阶段,价值策略的有效性很好。

景气策略需要保持对中观行业景气度的密切观察,A股市场对短期的景气度,会给很高的溢价。 这是我们增厚收益的重要策略之一。

成长策略主要是找到渗透率从低到高的产业,类似于之前的新能源长夜和现在的AI产业链。当一个产业出现进入快速成长期时,股价的回报也是很丰厚的。但是这类股票的波动率相对更高,我们会在有比较深入的自下而上的研究下控制一定的仓位去参与这类机会。

这四大类策略的配置,会基于不同的宏观环境判断所调整。

朱昂:在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有什么重要的时刻?

魏玉敏 一个是2022年四季度的那次回撤,导致我的组合跌破了前期的最大回撤。在那之后,我越来越看重事先的风险控制和回撤控制,回撤控制的框架有了明显的迭代。我的股票四大分类框架,也是在慢慢摸索建立的过程。

朱昂:如何缓解投资的压力?

魏玉敏 我觉得自洽很重要,了解自己的性格,做好产品的定位和匹配,记住刚才说的初心会比较好的帮助缓解自己的压力。我本身是比较偏谨慎的性格可能和中低波的“固收+”产品比较适配,同时我是看转债出身的,没有特别明显的行业偏好,视野比较广,所以可以把握的机会也会更广泛一些。在有了交银施罗德研究部的支持后,能提供自下而上的公司基本面研究,对我自上而下的框架形成了很好的补充。

交银安心收益债券A(C)历年业绩/现行业绩比较基准(中债综合全价指数)2020年A类4.79%(C、D、E类未成立)/-0.07%,2021年A类7.21%(C、D、E类未成立)/2.10%,2022年A类0.05%(C、D、E类未成立)/0.51%,2023年A类1.35%,E类0.66%(C、D类未成立)/2.06%,2024年A类5.55%,E类5.93%(C、D类未成立%)/4.98%,2025年上半年A类1.67%,E类1.50%,D类1.08%(C类未成立%)/-0.14%。本基金A自2022/01/27至2025/06/30由魏玉敏单独管理,任职回报为8.64%。本基金D自2025/3/28至2025/6/30由魏玉敏单独管理,任职回报为1.08% 。本基金E自2023/8/25至2025/6/30由魏玉敏单独管理,任职回报为8.22%。本基金在上述业绩登载期间曾发生过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或基金经理变动,具体请见基金法律文件及基金定期报告。

交银增利增强债券A(C)历年业绩/现行业绩比较基准(中债综合全价指数)2020年17.42%(16.91%)/-0.07%,2021年11.49%(11.02%)/2.10%,2022年-1.41%(-1.80%)/0.51%,2023年0.55%(0.15%)/2.06%,2024年4.22%(3.78%)/4.98%,2025年上半年2.64%(2.42%)/-0.14%。本基金A自2018/11/02至2019/03/15由魏玉敏、凌超、于海颖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8.62%,自2019/03/16至2020/07/23由魏玉敏、凌超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20.92%,自2020/07/24至2025/06/30由魏玉敏单独管理,任职回报为21.81%。本基金C自2018/11/02至2019/03/15由魏玉敏、凌超、于海颖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8.56%,自2019/03/16至2020/07/23由魏玉敏、凌超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20.25%,自2020/07/24至2025/06/30由魏玉敏单独管理,任职回报为19.37%。本基金在上述业绩登载期间曾发生过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或基金经理变动,具体请见基金法律文件及基金定期报告。

交银可转债债券A(C)历年业绩/现行业绩比较基准(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70%+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2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0%)2020年20.83%(20.35%)/6.39%,2021年25.54%(25.05%)/12.66%,2022年-17.82%(-18.15%)/-9.11%,2023年-3.02%(-3.40%)/-1.06%,2024年7.06%(6.63%)/6.89%,2025年上半年9.63%(9.41%)/4.90%。本基金A自2019/07/11至2025/01/07由魏玉敏单独管理,任职回报为35.14%,自2025/01/08至2025/06/30由魏玉敏、王丽婧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11.44%。本基金C自2019/07/11至2025/01/07由魏玉敏单独管理,任职回报为32.21%,自2025/01/08至2025/06/30由魏玉敏、王丽婧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11.22%。本基金在上述业绩登载期间曾发生过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或基金经理变动,具体请见基金法律文件及基金定期报告。

交银增利债券A(C)历年业绩/现行业绩比较基准(中债企业债总指数)2020年4.86%(4.44%)/-1.17%,2021年9.15%(8.74%)/1.12%,2022年-1.15%(-1.55%)/-1.44%,2023年3.53%(3.13%)/2.38%,2024年5.32%(4.91%)/1.15%,2025年上半年2.14%(1.94%)/-0.90%。本基金A自2018/08/29至2020/08/22由魏玉敏、于海颖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13.74%,自2020/08/23至2023/06/08由魏玉敏单独管理,任职回报为11.93%,自2023/06/09至2024/11/23由魏玉敏、张顺晨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4.21%,自2024/11/24至2025/06/30由魏玉敏单独管理,任职回报为4.07%。本基金C自2018/08/29至2020/08/22由魏玉敏、于海颖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12.85%,自2020/08/23至2023/06/08由魏玉敏单独管理,任职回报为10.70%,自2023/06/09至2024/11/23由魏玉敏、张顺晨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3.61%,自2024/11/24至2025/06/30由魏玉敏单独管理,任职回报为3.82%。本基金在上述业绩登载期间曾发生过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或基金经理变动,具体请见基金法律文件及基金定期报告。

交银双利债券A(C)历年业绩/现行业绩比较基准(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9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0%)2020年2.78%(2.38%)/2.62%,2021年5.97%(5.55%)/1.50%,2022年-1.48%(-1.87%)/-1.78%,2023年1.24%(0.69%)/0.71%,2024年3.89%(3.47%)/6.13%,2025年上半年1.10%(0.91%)/-0.06%。本基金A自2022/08/18至2023/05/06由魏玉敏、唐赟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1.40%,自2023/05/07至2025/06/30由魏玉敏单独管理,任职回报为3.47%。本基金C自2022/08/18至2023/05/06由魏玉敏、唐赟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1.11%,自2023/05/07至2025/06/30由魏玉敏单独管理,任职回报为2.43%。本基金在上述业绩登载期间曾发生过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或基金经理变动,具体请见基金法律文件及基金定期报告。

交银定期支付月月丰债券A(C)历年业绩/现行业绩比较基准(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9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0%)2020年5.69%(5.27%)/2.62%,2021年0.94%(0.54%)/1.50%,2022年-6.21%(-6.60%)/-1.78%,2023年-0.05%(-0.45%)/0.71%,2024年0.85%(0.45%)/6.13%,2025年上半年2.12%(1.92%)/-0.06%。本基金A自2024/12/27至2024/12/27由魏玉敏、邵文婷、唐赟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0.02%,自2024/12/28至2025/06/30由魏玉敏单独管理,任职回报为2.14%。本基金C自2024/12/27至2024/12/27由魏玉敏、邵文婷、唐赟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0.01%,自2024/12/28至2025/06/30由魏玉敏单独管理,任职回报为1.94%。本基金在上述业绩登载期间曾发生过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或基金经理变动,具体请见基金法律文件及基金定期报告。

交银强化回报债券A(C)历年业绩/现行业绩比较基准(中债综合全价指数)2020年6.41%(5.97%)/-0.07%,2021年9.17%(8.74%)/2.10%,2022年-13.99%(-14.33%)/0.51%,2023年1.41%(0.94%)/2.06%,2024年3.50%(3.09%)/4.98%,2025年上半年6.78%(6.56%)/-0.14%。本基金A自2023/04/15至2023/05/06由魏玉敏、唐赟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0.04%,自2023/05/07至2025/06/30由魏玉敏单独管理,任职回报为9.14%。本基金C自2023/04/15至2023/05/06由魏玉敏、唐赟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0.02%,自2023/05/07至2025/06/30由魏玉敏单独管理,任职回报为8.18%。本基金在上述业绩登载期间曾发生过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或基金经理变动,具体请见基金法律文件及基金定期报告。

交银优选回报灵活配置混合A(C)历年业绩/现行业绩比较基准(中债新综合全价(1-3年)指数收益率*85%+沪深300指数收益率*10%+人民币银行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2020年15.80%(15.57%)/13.50%,2021年9.17%(8.95%)/-1.21%,2022年-3.01%(-3.25%)/-10.80%,2023年0.21%(0.07%)/-4.68%,2024年2.39%(2.21%)/10.35%,2025年上半年0.38%(0.24%)/-1.62%。本基金A自2024/12/03至2024/12/03由孙婕衎、姜承操、王艺伟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0.00%,自2024/12/04至2025/03/21由孙婕衎、姜承操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0.44%,自2025/03/22至2025/06/30由孙婕衎、魏玉敏、姜承操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0.71%。本基金C自2024/12/03至2024/12/03由孙婕衎、姜承操、王艺伟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0.00%,自2024/12/04至2025/03/21由孙婕衎、姜承操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0.36%,自2025/03/22至2025/06/30由孙婕衎、魏玉敏、姜承操共同管理,任职回报为0.65%。本基金在上述业绩登载期间曾发生过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策略或基金经理变动,具体请见基金法律文件及基金定期报告。

(数据来源:基金业绩来自定期报告,截至2025/6/30;基金经理任职回报来自银河证券,时间截至2025/6/30。)

风险提示:本资料仅为宣传用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其他风险揭示见招募说明书风险揭示部分。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比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它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本基金投资于证券市场,基金净值会因证券市场波动等因素产生波动。投资人在投资本基金前,需全面认识本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自主判断基金的投资价值,理性判断市场,对投资本基金的意愿、时机、数量等投资行为作出独立决策。投资人根据所持有份额享受基金的收益,但同时需要承担相应的投资风险。投资有风险,敬请投资人认真阅读基金的相关法律文件及关注本基金特有风险,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

- end -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 | 辉|

| | 银华| 东方红

| 东方红

中信保诚| |

| 民生加银

东方红

王 俊 | 王 培 | 王 鹏 | 王 栩 | 王延飞 | 王宗合

王克玉 | 王 景 | 王诗瑶 | 王晓明 | 王晓川 | 王奇玮

| 中银

中信保诚| |

| | | 富国

农银汇理| | |

山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