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资讯丨资管行业日报2025年9月23日

Connor o易交易所 2025-11-03 3 0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

资管资讯丨资管行业日报2025年9月23日

监管动态

金融监管总局李云泽: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 5年来平均增近9%

来源:证券时报

摘要:9月22日,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0万亿元,五年来平均增长近9%,全球最大信贷市场和第二大保险市场地位更加稳固。

李云泽:五年来银行业保险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

来源:证券时报

摘要:9月22日,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五年来,银行业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多种方式,为实体经济提供新增资金170万亿元;重点领域投放精准有力,科研技术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年均增长27.2%、21.7%和10.1%。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85%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摘要: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9月22日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培育壮大耐心资本,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权益类基金超5.4万亿元,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85%,助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他表示,强化科技保险保障,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10万亿元。首台套、首批次保险支持创新应用项目3600个,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保驾护航。

市场动态

展开全文

“险资入沈”按下加速键

来源:沈阳日报

摘要:近日,“引险资活水 促辽宁振兴”辽宁省险资引入发展大会在沈阳举办。其间,沈阳多个重大项目在大会现场实现签约,标志着“险资入沈”进入机制化、规模化新阶段。保险资金作为金融市场中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具有规模大、期限长、来源稳定的特点,尤其适用于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中长期项目。引入险资,能够有效破解重大项目建设资金瓶颈,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固金融支撑。

上市险企中报观察 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加大 上市险企投资收益整体向好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摘要:利率下行趋势下,险企的投资策略备受市场关注。从近期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5家A股上市险企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来看,上半年,各公司投资收益整体向好,响应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相关要求,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力度。此外,得益于投资收益的增长,各公司的归母净利润普遍增长,中期股东分红也普遍提升。

保险业超百亿元“零息”可转债发行再现

来源:经济参考报

摘要:中国太保(02601.HK)日前宣布发行155.56亿港元“零息”可转债,成为继中国平安成功发行超百亿元“零息”可转债后的又一案例。中国太保此次发行可转债初始转换价为每股H股39.04港元。据最新公告显示,认购协议项下所有先决条件均已达成,本金总额为155.56亿港元的债券已于2025年9月18日完成发行。公司拟将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用作支持保险主业,包括支持“大康养、人工智能+、国际化”三大战略实施,以及补充营运资金等一般企业用途。债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及买卖的申请,于2025年9月19日生效。有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保险公司发行大额“零息”可转债,是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融资成本的重要举措。此类债券虽不支付票息,但通过设定高于市价的转换溢价,实质上嵌入了对未来股价看涨的预期。这不仅有助于企业在境外市场获取中长期低成本资金,增强资本实力,也有利于匹配保险资金长期负债特性,支持战略业务布局。

现金流ETF(159399)连续5日净流入近2亿元,资金积极布局,机构:险资加配红利板块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摘要:现金流ETF(159399)连续5日净流入近2亿元,显示资金积极布局。机构分析,险资加配红利板块,看重其稳定分红和抗风险能力。红利板块通常由大型蓝筹股组成,业绩稳定,分红率高,在经济波动时表现相对稳健。险资加配红利板块,有助于优化投资组合,提升整体收益的稳定性。此外,市场对红利股的偏好也反映了投资者对稳健收益的追求,这与当前市场环境和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投融资改革持续深化 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巩固

来源:上海证券报

摘要:文章指出,投融资改革持续深化,资本市场回稳向好。从险资角度看,改革带来诸多积极变化。一是险资配置转向,上海等地开展险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总规模达2220亿元。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五家A股上市险企持有股票资产金额超1.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超4000亿元,增幅达28.7%。二是政策松绑使险资入市难度降低,如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让险资能从长期视角评估股票投资价值,不被短期波动困扰。这些变化使险资在资本市场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市场稳定发展。

年内银行理财子公司指数化投资升温

来源:证券日报

摘要:伴随着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持续深入以及中长期资金入市进程提速,银行理财子公司布局指数型理财产品动作频频,市场上存续指数型理财产品数量和发行热度均有所提升。在业内人士看来,指数化投资凭借策略清晰、风格稳定、易于理解的特点,成为银行理财子公司布局权益市场的一个重要切入口,指数型理财产品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宏观经济

人民银行潘功胜: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来源:证券时报

摘要:9月22日,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几天前美联储降息,全球金融市场对美联储这次降息有充分预期,市场反应相对平稳,美元指数近几天维持在97附近,国际资本市场总体上行,我国股债汇市场保持平稳。中国央行在货币政策上坚持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同时,针对当前的货币政策立场此前也多次与市场沟通,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往后看,将根据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和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这个方法论在国际上很多央行是相同的,我们也是如此。

朱鹤新: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过10万亿元

来源:证券时报

摘要:9月22日,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时,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国际收支运行更加稳健,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涉外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发展,对外经贸呈现多元化格局,韧性增强。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与GDP之比保持在合理区间。跨境双向投融资活跃,7月末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债券、存贷款超过10万亿元。

朱鹤新:“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

来源:证券时报

摘要:9月22日,在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时,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局局长朱鹤新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近两年在3.2万亿美元以上,我们持续做好外汇储备经营管理,保障资产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外汇储备充分发挥了国家经济金融重要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央行发行2025年第七期央行票据

来源:证券时报

摘要:中国人民银行于本周一(9月22日)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以利率招标方式发行了2025年第七期央行票据。发行量600亿元人民币,期限6个月(182天),中标利率1.72%。

9月LPR继续按兵不动,分析师:四季度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

来源:界面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