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资讯丨资管行业日报2025年8月19日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

行业之声
百年保险资管董事长杨峻:被动投资大发展重塑资管价值创造逻辑
摘要:8月16日“2025资产管理年会”上,百年保险资管董事长杨峻指出,ETF等被动投资正由“可选项”变为“必选项”,将重塑资管生态:一是Beta工具化,ETF凭低费率、政策支持、业绩透明成险资配置利器;二是Alpha专业化,深度超额收益需聚焦信息低效领域,主动管理ETF或成破局关键;三是马太效应加剧,头部机构份额集中,中小机构须以客户为中心合作共赢。杨峻强调,被动化浪潮下做实“长钱长投”,才能打通耐心资本与优质资产的良性循环。
市场动态
二季度险资运用新态势,权益投资升温
来源:环球网
摘要:自去年二季度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规模突破30万亿元大关后,其增长势头持续。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2025年二季度保险业资金运用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已攀升至36万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2.6万亿元,财产险公司则为2.35万亿元。在投资领域,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业内指出,股票投资占比的持续提升,是近两年保险投资的一大趋势。与股票投资占比上升相对应的是,保险公司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占比有所下降。在债券投资方面,保险公司继续加大配置力度。
金改前沿|高歌猛进!36万亿元险资变身“超级买方”
来源:新华财经
摘要:截至2025年二季度,险资运用余额突破36万亿元,同比增17.4%,其中股票与基金投资4.73万亿元,同比增25%,股票持仓占比升至8.8%,连续五季环比改善。政策持续推动“长钱长投”,财政部7月出台长周期考核新规,监管已批2220亿元长期投资试点。近期中国平安一周内举牌中国太保、中国人寿H股,六年来首度再现险企互举,彰显行业基本面筑底信心。低利率叠加“资产荒”,高股息银行、保险H股成险资扫货重点,年内举牌29次已超去年全年,预示真正中长期资金时代来临。
展开全文
再创新高!36万亿险资投向这些领域→
来源:国际金融报
摘要: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突破36万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32.60万亿元,财产险公司为2.35万亿元。股票投资占比持续提升,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投资于股票的资金运用余额分别为2.87万亿元和1955亿元,占比分别达到8.81%和8.33%,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1.8和1.84个百分点。债券仍是险资投资的“压舱石”,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投资于债券的资金运用余额合计达17.87万亿元,占比超过50%。财政部与税务总局恢复对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征收增值税,可能影响险资配置。民生证券认为,权益配置有望持续提升,高股息股票配置或增加,以缓解配置压力。
36万亿险资大调仓!上半年股票持仓净增6400亿,债券占比超51%创新高
来源:时代财经
摘要: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达36.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39%。其中,债券投资占比超51%,创历史新高,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投资于债券的资金运用余额分别为16.92万亿元和9455亿元。股票投资余额为3.07万亿元,上半年净增加6406亿元,占比提升至8.47%,再创近年新高。险资举牌次数达30次,远超2024年全年水平,银行股和保险股成为举牌热点。分析认为,险资增配股票的原因包括利率下行、政策支持、寿险久期错配压力以及A股估值低位等因素。未来险资配置将呈现“三增一稳”趋势,即增配权益类资产、标准化另类资产和境外资产,稳定固收配置。
多重驱动显效 险资入市提速
来源:证券时报
摘要:保险资金加速入市,近期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中国人寿等H股,引发市场关注。险资此次对同行上市公司的投资,既是对高股息资产的扩容,也是对行业基本面改善的预判。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保险公司投资股票和基金的余额同比增长25%。险资入市提速有多重驱动因素:政策方面,六部委发文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鼓励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将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财务方面,新会计准则下,权益资产波动对利润影响加大,股市回暖可提高收益;投资方面,长端利率下行,信用风险暴露,险企需应对“利差损”,加大权益资产配置成为策略选择。国泰君安预测,自2025年起,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未来三年可带来近万亿元的增量资金。
险资今年举牌30次助力牛市 A股市值首破百万亿
来源:21经济网
摘要:2025年,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举牌次数达30次,创近年新高,仅次于2015年的62次。其中,A股市场举牌6次,H股市场举牌25次,涉及银行、公用事业、非银金融等多个行业,银行股成为险资最青睐的板块。险资通过举牌低估值、高股息的优质标的,优化资产负债管理。同时,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加速落地,三批试点总规模达2220亿元,7家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公司已落地。在险资等资金的推动下,8月18日A股公司市值总和首次突破百万亿大关,上证指数创下近10年新高。
险资二季度持股市值超500亿,保险证券ETF(515630)上涨近1%
来源:界面新闻
摘要:截至2025年8月18日10:33,中证800证券保险指数涨1.04%,长城证券、西部证券等领涨,保险证券ETF(515630)涨0.81%,冲击六连升。半年报显示,险资二季度现身75只个股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市值518.59亿元,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原高速持仓居前,行业集中于材料、资本货物及技术硬件。中信证券指出,财险正由1.0低价竞争迈向2.0风险定价专业化,头部险企优势凸显。
截至8月18日,险资二季度共现身75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
来源:第一财经
摘要:截至8月18日,险资二季度现身75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60.06亿股,市值518.59亿元。其中,34只个股持股超千万,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原高速数量居前;50只个股持仓市值逾亿元,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分列前三;8只个股险资持股比例超5%,北京文化、华康洁净、中国联通领先。行业分布上,材料Ⅱ、资本货物、技术硬件与设备最受青睐。
低利率+股债波动:理财公司如何应对?
来源:中国经营网
摘要: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显示,上半年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2.12%,较2024年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2.65%明显降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在近日召开的“2025资产管理年会”上指出,应对低利率挑战需双管齐下:一方面推动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转型,另一方面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转型有四大方向:一是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二是发展资产管理业务;三是强化资产交易业务;四是推行综合化经营。
理财加速下沉,地方银行转向代销
来源:北京商报
摘要:一场理财代销的下沉竞速赛已然打响,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多家机构动作频频,与多地农信机构签订协议,通过扩充合作版图抢占市场。这一布局背后,既是源于下沉市场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快速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也与监管层要求未设理财公司的中小银行在2026年末清理完毕存量理财业务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中小银行从“自营”向“代销”转型趋势明显。在此背景下,理财公司与地方银行的合作正从单纯代销向“代销+赋能”模式升级,但面临的技术、合规等挑战仍需破解。
宏观经济
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金融支持不断加力
来源:上海证券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