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资讯丨资管行业日报2025年9月28日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

监管动态
金融监管总局:前8月保险业保费收入4.8万亿元,同比增长9.63%
来源:北京商报
摘要:9月26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保险业经营情况表。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4.8万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9.6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和人身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万亿元、3.8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65%和11.32%。赔付方面,2025年前8月,保险业实现原保险赔付支出1.68万亿元,同比增长8.16%。
市场动态
险资机构年内举牌上市公司已达34次
来源:证券日报
摘要:险资机构举牌上市公司再添新案例。9月25日,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举牌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据公开信息统计,截至9月26日,年内险资机构举牌上市公司已达34次,远超去年全年的20次。整体来看,险企十分青睐举牌银行、公共事业等板块的上市公司。在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保险咨询主管合伙人周瑾看来,从保险资金的属性和长期入市的策略来看,资本市场的短期波动不应成为其大类配置和投资策略的主要考虑因素。随着市场信心的逐渐修复,险资作为“稳定器”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力度,既是股市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贡献力量,也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不断完善的受益者。当前,保险公司仍在继续增加权益资产的仓位,预计未来还有一定的增持空间。
险资青睐高股息股票 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来源:经济观察网
展开全文
摘要:险资青睐高股息股票,背后有多重原因。一方面,2026年新会计准则全面实施,推动险资加码FVOCI项下的股票配置。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股价涨跌不影响当年利润,有助于稳定利润报表。另一方面,高股息股票能提供长期稳健分红收入,可对冲市场利率下行压力,解决险资期限错配问题。此外,险企还关注红利策略及高股息股票的投资机会,如大宗商品上中游行业龙头上市公司及细分行业现金流改善的个股。不过,权益类资产纳入FVOCI也存在“双刃剑”效应,需平衡其对利润表现的影响。
解析国寿资产硬实力:投研夯实根基,从国家战略寻找投资密码
来源:中国证券报
摘要:国寿资产作为头部险资机构,管理资产总规模超6.5万亿元,服务实体经济规模近4万亿元。其响应监管号召,联合发起鸿鹄基金,开创险资长期稳定投资股票新模式,投资大盘蓝筹股,减少短期波动影响。国寿资产紧扣国家战略,优化资产配置,投资科技创新、清洁能源等领域,助力经济转型升级。公司重视投研工作,形成“双线配置”投资方法论,推动大类资产跨周期稳健配置,完善资产负债联动机制。2018年启动数字化转型,建设CLIMB平台,引入前沿科技,实现投资业务精细化管理、自动化运营和数量化决策,提升投研效率,推动资管行业融合创新。
田湾基金正式设立 国寿资产担任独家金融机构LP
来源:证券日报网
摘要: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近日作为独家金融机构LP(有限合伙人),同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员单位共同发起设立中核田湾(北京)核电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并完成首笔出资。田湾基金投资于中核苏能核电有限公司,资金用于支持田湾核电站7号和8号机组及江苏徐圩核能供热一期项目建设。业内人士认为,投资田湾基金是国寿资产以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切实举措,是以科技金融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实践,也是国寿资产积极应对投资环境变化,以专业、创新驱动另类投资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
全国第5个!青岛首迎险资私募落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摘要:9月26日,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在青岛召开。大会期间,阳光恒益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揭牌,20个重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涵盖战略合作、市级基金、区市落地项目及深化央地合作等方面。阳光恒益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揭牌,标志着青岛成为全国第5个落地保险资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城市,实现了保险系私募基金在青发展新突破。阳光恒益将作为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该基金具有投资期限长、产品规模大等显著特点,将为青岛市创新型产业体系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对完善金融体系、推动金融服务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保险会计新准则全面转换倒计时:险企重塑经营账本忙、多家非上市公司系统开发测试已近尾声
来源:财联社
摘要:保险会计新准则全面转换进入倒计时,2026年全行业将正式实施。目前,数百家非上市险企正积极推进新准则转换工作,部分寿险公司已进入系统开发尾声或测试阶段。新准则对险企资产端和负债端影响较大,如金融资产分类调整、合同服务收入确认标准改变等。行业正从实施到分析和管理的探索阶段,险企需从方案、系统、内控等方面精细打磨,并做好实施后新征程的规划。专家认为,险企长期竞争力在于中后台精细化管理和数字化能力。
“双节”将至 银行及理财子公司花式营销“抢闲钱”
来源:证券日报
摘要:随着中秋国庆“双节”临近,银行及理财子公司纷纷推出“抢闲钱”营销活动。多家机构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假期理财攻略,推荐低风险、稳健型理财产品,涵盖开放式、封闭期、现金管理类等,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如工银理财、招银理财等推出特定理财产品,强调节前买入可享受假期收益。部分理财子公司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或历史业绩表现突出,但同时提示投资者需警惕流动性风险、市场波动风险及条款认知风险。专家建议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采取差异化配置策略。
银行理财全景透视:理财子公司主导市场,收益水平整体稳健
来源:金融界
摘要:2025年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30.67万亿元,理财子公司成为市场主导,其产品数量和规模优势明显,六大行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达9.02万亿元。产品类型以固定收益类为主,但混合类产品崛起。收益水平整体稳健,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集中在2%-4%,权益类和混合类产品收益波动大。理财子公司收益稳健,多数净利润同比增长,而城商行、农商行和外资银行收益分化显著。未来,理财子公司将引领市场发展,养老理财、ESG主题产品等领域或成新亮点。
年化收益率超5%!挂钩黄金的理财产品火了,专家提示这项风险→
来源:国际金融报
摘要:随着金价走高,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加大了对黄金理财产品的布局,相关产品年化收益率相对优于其他固收类产品,多只产品近一个月年化收益率超过5%,还有黄金理财产品因触发止盈条款提前半年退场。“当前黄金类产品对于投资者来说,仍然具有相当高的投资价值。但目前金价处于历史高位区间,投资者在选择黄金类产品时需要谨慎对待,避免盲目跟风,同时需要明确自己的投资目标是短期获利,还是长期资产保值。”安爵资产董事长刘岩表示,“建议投资者将黄金作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注意仓位配置,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经济数据,以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宏观经济
央行:下阶段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来源:财联社
摘要: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指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强化逆周期调节,服务实体经济,社会融资成本处于较低水平,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但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我国经济面临需求不足、物价低位运行等挑战。会议建议下阶段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人民币汇率。同时,引导大型银行发挥主力军作用,落实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重点领域,着力推动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
央行: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摘要: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会议指出,要引导大型银行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作用,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增强银行资本实力,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有效落实好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做好“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三部门:支持可在中国债券市场开展债券现券交易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开展债券回购业务
来源:界面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