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岳阳大堤危在旦夕,张昌平半夜接到一个电话拯救几十万人命

Connor 欧意交易所平台 2025-10-10 3 0

1998年7月,一场空前的洪水突袭了长江中下游,特别是位于宜昌下游的湖南省岳阳市,成为了灾难的重灾区。

1998年岳阳大堤危在旦夕,张昌平半夜接到一个电话拯救几十万人命

这段被称为“荆江”的长江水域,从湖北省枝江到湖南省岳阳县城陵矶,全长339公里,自古便以水道曲折、流速缓慢著称,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洪水泛滥的惨剧,给两岸的湖南和湖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每当上游水量激增,这里的江水就无法顺畅流通,极易引发灾害,造成数百万人民的流离失所,景象惨不忍睹。

1998年岳阳大堤危在旦夕,张昌平半夜接到一个电话拯救几十万人命

自6月上旬起,就有迹象显示岳阳将面临一次空前的洪水,6月24日,洪峰如预期而至。到6月27日,岳阳市下辖的岳阳县15个堤垸水位全部达到警戒线,抗洪大战正式打响。

1998年岳阳大堤危在旦夕,张昌平半夜接到一个电话拯救几十万人命

展开全文

然而,岳阳不仅要面对长江的洪水,还要面对南面洞庭湖上游的五条大河——清江、澧水、沅江、资水和湘江的洪水齐发,湖水水位不断上涨,岳阳城的安全形势愈加严峻。

1998年岳阳大堤危在旦夕,张昌平半夜接到一个电话拯救几十万人命

在这危急时刻,时任湖南省省长杨正午、省委副书记储波亲自赶到岳阳,指挥一线的抗洪工作。岳阳市委书记张昌平则全面负责抗洪指挥,带领全市上下行动起来。

1998年岳阳大堤危在旦夕,张昌平半夜接到一个电话拯救几十万人命

岳阳市政府动员了80多万军民,包括2万多名干部,2万多名解放军和武警战士,以及10万多名共产党员,全力以赴进行抗洪。岳阳的防洪大堤长达1068公里,湖区有63个。任何一个堤段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前功尽弃,并造成巨大的损失。

张昌平深知任务的重要性,从6月下旬开始,他几乎每天都在堤坝一线奔波,带领团队巡视大堤。最艰难的时刻,他和随行人员每天仅休息3-4小时,风餐露宿,身体在高温和疲惫中不断消瘦。曾经高大的他,肌肉也变得紧绷,皮肤晒得黝黑。

1998年岳阳大堤危在旦夕,张昌平半夜接到一个电话拯救几十万人命

7月8日下午,国务院领导亲自来到岳阳县麻塘垸一线检查防洪工作,并向张昌平嘱托,必须确保京广线的安全。就在几个小时前,张昌平还在君山区的采桑湖大堤上痛骂失职的镇书记。当他看到堤坝上几乎没有人,且有渗水现象时,他怒不可遏:“大堤都这样了,你们还在吃饭?”

1998年岳阳大堤危在旦夕,张昌平半夜接到一个电话拯救几十万人命

看到堤坝有险情,张昌平没有丝毫犹豫,要求镇长立即动员人力排水。在酷热的夏日中,他毫不客气地要求镇长继续工作,直到任务完成,甚至让镇长休息时自己跳下去挖沟,表现得坚决又不妥协。

在他严厉的督促下,工人和士兵们纷纷响应,大家深知,张昌平是为了保住岳阳,保住成千上万百姓的安全。

1998年岳阳大堤危在旦夕,张昌平半夜接到一个电话拯救几十万人命

这段时间,岳阳的气象局也面临巨大的压力。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天气,气象预报显得尤为关键。然而,岳阳气象局的设备相对老旧,测雨雷达时常出现故障,预报的准确性无法得到完全保证。尤其是在7月31日,洞庭湖流域预计将有强降雨和大风,但是否准确仍没有定论。

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在经过整整一天的讨论后,终于决定将预报结果传递给张昌平。即使预报不确定,张昌平依然保持冷静,他没有犹豫,马上调整部署,调集6000名解放军和民工上堤抢险。

午夜时分,当强风暴雨终于如预报所言到来时,大堤上的险情也随之爆发。但由于提前部署,经过紧急修复,大堤得以保住。最终,岳阳在这场激烈的抗洪斗争中成功挺过了最危险的时刻。

1998年岳阳大堤危在旦夕,张昌平半夜接到一个电话拯救几十万人命

尽管如此,岳阳依然面临着重重困难,洪水的蔓延仍未结束。对于岳阳的80万军民而言,这场抗洪斗争虽然暂时有了胜利的曙光,但接下来的每一天依旧充满挑战。

1998年岳阳大堤危在旦夕,张昌平半夜接到一个电话拯救几十万人命

评论